拆彈00.jpg

|2017|馬汀贊帝維|丹麥|戰爭、歷史|101分鐘|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投降,一些還在丹麥境內的德國士兵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俘虜。

 

俘虜要做的事情大多是在一些戰區善後,更甚者則是拆除德國在戰時埋下數萬顆的地雷。電影拍出了歷史悲劇的後續,它沒有偏向任何一方的立場,只是很中立的表現在當時是由一群德國少年去拆除他們的大人種下的惡果。

 

但這些孩子他們是無辜的嗎?只要他們是德國人就不無辜,國家的戰爭,是群體而不是個體,是無法再用個體的眼光去看待,一旦思考「為什麼」也就等同於是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其中的丹麥上校就是一個例子。

 

民族之間的仇恨與誤會,就是由各種大小戰爭而越演越烈。

 

上校的狗因為在安全區意外忽略的地雷而炸死,上校對孩子們建立起來的信心與同情心又瞬間化為烏有。

 

上校對於自己情感的矛盾就是種部電影的張力所在,國家認同與個體認同而當中卻又互相矛盾的時候,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對錯這種東西在這時候就失去可以衡量的標準。而電影也在最後給予了觀眾一個希望,上校去攔截了剩下的四個男孩,把他們送到邊境去讓他們逃離拆彈的生活,但在現實當中,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而拆彈部隊大多都是少年並且將近一半的人數也在過程中喪生,也或許,最後這一段是上校的幻想也說不一定。

 

片頭,是以上校的呼吸做開頭,然後出現上校的側面。如果說片尾也是上校的心理,也說不一定呢。

 

這真的是一個令人很難過的電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