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184341-91afa44fbe5a37153cb5031f29aa4994-tablet.jpg

推薦了一堆同溫層的傢伙去看這部電影,判斷是不是文青(事到如今,我已經分不出來被別人形容文青,到底是褒是貶),先問有沒有看過小偷家族。這次是枝裕和的作品真的非常兇悍,令我不禁想起當時觀賞小津安二郎的東京家族時的那種,無聲地流淚的感覺。

 

電影從超商的父子偷東西開始,隨著劇情的推進,第二次所偷的卻進化成小女孩,由里。貧窮的家人們擠在小小的客廳吃著偷回來的泡麵,跟用「錢」買的可樂餅(這樣的編排也很有趣,偷完東西後買東西),雖然眾人起初反對收留由里,但是擁有相同際遇的媽媽卻讚同收留,之後發生一連串的事情。

 

這部片承襲了導演是枝裕和一貫敘事風格,對家庭的渴望與失望,那愛與被愛的提問,以及親子之間的連結與分裂,那種壓抑都在這部片提升了更多,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六人皆無任何血緣關係。

 

導演非常心機的完全不在前段提出,直到電影慢慢釋出訊息與線索,讓觀眾自己挖掘與品嚐。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情感,如同一個泡影一般,一彈則破。這個家是建立在孤寂之上而發展出來的時候,卻難免的會跟金錢扯上一些糾葛。

 

而這個糾葛,更曾被扮演姊姊的角色(除了扮演劇中的角色,在這個家庭中更扮演了相對的角色,這也是這部片很大的魅力之一)提出詢問,對無血緣的爸爸提問。

 

「你們是靠什麼維持的?」

 

爸爸打著哈哈,說是心靈伴侶,但沒多久的場次,就跟媽媽做愛了。會這樣安排,我想導演也有其心思,他就是在告訴我們,別把這個家庭想得太美,一樣需要物質、錢、跟性。

 

人在社會之中同時會擁有各種社會角色,從女兒、母親、主管、妻子、下屬、朋友、同事,各式各樣的面具會在生活上不停的輪轉,這是文化之後所建構的巨大的社會引擎,

 

導演對於劇情敘事對掌握非常之高,循序漸進地看見整個架構,起初以為是人與家之間的議題,到最後才發現其實是家與社會的問題,中間甚至也能再框進「教育」。

 

導演更把日本拍進了電影裡,這樣的文化與這樣的小人物,這樣擁擠的關係(不管是這個無血緣的組合,還是另外兩組家庭,由里原生家庭以及奶奶前夫的家庭),都是這種時代之下的角落,美滿卻也分裂的狀態,印證這年代的各個矛盾。

 

電影的最後,會發現所有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心底其實都在為家庭的某個成員著想。就連埋奶奶在浴室的土裡,也都不是出於惡,這些一系列違反社會倫理的事情,都在這部片裡化為一種被觀眾認可的行動。這是這部電影第二個魅力。

 

我最喜歡的那一幕是,家的位置明明看不見煙火,只聞其聲,但隨著爸爸的吆喝,每個人全都跑出來看向天空,就好像映襯出他們的血緣與愛的關係。

 

到底沒有血緣關係的眾人到底能不能擁有羈絆?

 

我們偷的是羈絆。

 

忘記這句話是去哪裡讀來的,電影不曾這樣灑狗血地表示啦,應該是代理商或是觀眾的tagline。

 

總之,電影算是對家提出了一個很值得省思的問題。但我也相信不同人去看,這個問題就會不同。這是電影第三個魅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